您好,欢迎来到 桂林鸡血玉协会!

桂林鸡血玉协会

关注公众号

玉石文化

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> 玉石文化

专家谈∣奥岩:鸡血玉推广要高打低走

提起天工奖,玉雕界没有谁不知道。作为行业内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之一的专业奖项,天工奖既是玉雕精品的展示平台,也是发现玉雕人才、引导玉石爱好者消费和收藏的平台。而说起天工奖的创始人,却不像这个奖项那么被人们所熟知。

2月26日,因参加在桂林召开的2016年中国珠宝玉石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,我们有缘见到了天工奖的创始人奥岩先生。奥岩,中国地质大学宝石学硕士,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硕士,中国国家注册珠宝玉石质量质检师(CGC)。现任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,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玉石分会秘书长,北京博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。从网上我们了解到:2002年,奥岩带头发起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玉石雕刻作品“天工奖”评选活动;2003年,奥岩主持了“中国玉雕大师”荣誉称号的评定工作;此外,他还编著有《翡翠鉴赏》、《流光溢彩》、《中国玉雕、石雕作品“天工奖”典藏集》(2002-2010) 、《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系列》从书16卷 、《尚善推德》、《玉独神光》、《天道九制》等图书。

奥岩.jpg

 桂林参会期间,奥岩先生对自己谈得很少,在参观了观石堂鸡血玉博物馆和状元红艺术馆之后。在研讨会上,他却打开了话闸子,就鸡血玉谈了很多。

他说:对鸡血玉前几年早有耳闻,出版社的姜总裁也好几次邀请来桂林看看。今天终于成行并近距离观看,颇有感触,讲几点体会。

第一,鸡血玉是个好东西。无论质地还是色彩都有鲜明特征。自然界产出这样的东西难得。

第二,鸡血玉开发要有好的标准。好的标准是产品的保障,不好的标准却是镣铐。名称混杂,分类不明确的标准对产品发展有害无利。好的标准要考虑全国影响,不能弄得太地方。在申请国标的过程中还不断要调整、修改、完善。

第三,鸡血玉推广要高打低走。鸡血玉开采是近十来年的事,缺乏历史积累和文化积淀。没有文化内涵的玉石就像混凝土,很单薄,很粗俗。鸡血玉要代代传承,首先要有可传承的文化。这需要我们文化人、学者们下功夫,把鸡血玉的特色优势分析清楚,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。要把鸡血玉推向全国,形成具有特色更大范围被认知和喜爱的东西。方法和路径很重要,我建议是采取“高打低走”的办法。高打是把东西的好高高总结出来,低走要让老百姓看得到买得起。拿高的东西开路,低的东西推进。新玉石推广,有些是漫山遍野推进,认知程度反而不高。有些是精准“高打低走”,却能在人们消费理念中找准位置。鸡血玉文化内涵要高举,在产品价格却要有细分类,有高有低,不要把边角料都当成好东西价格高企。涨幅要适度,特别要防止爆炒。实际上,即使是阶段性过高炒作也是对未来价值的提前透支,每年上涨百分之二三或百分之四是合理的。但年涨百分之二三十那未来二三十年怎么办?过高过快会把玩玉的人给吓跑,最终害的还是自己。发展要有路,推广有途径,过度炒作会毁了一块好石头!

第四,是关于定位问题。鸡血玉到底是文化产业还是产品产业?其实好玉都有双重属性,有价值,更有内涵,有故事。文化可以把真真正美的东西提炼出来,文化可以润物细无声,同样可以带来价值。像和田和翡翠都是一半做文化,一半做产品(商品),是可以跨界的产业,让文化先行,商业推广跟进。

第五,关于雕刻工艺方面。人才培养和借力引入同样重要。中国玉雕输出人才最重要的两个阵地是福建和河南,福建人杰地灵,有传统木雕和石雕,河南玉雕从业人多,很勤劳。桂林玉雕处在初级阶段,本地培养会慢一些,引人更便捷,可以从这两个地方多引人才。

RXD_1570.jpg